眼球,是头部的髋关节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27 点击次数:133
图片
每天自我练习与阅读经典的时刻,就是最滋养以及灵感不断的时刻。艾杨格大师在《光耀生命》里有一段关于眼睛与神经以及放松之间的联系的描述。边练习,边用大师的书来验证,这背后真的是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临在状态,时时就觉得大师就在身边。“眼睛应该柔软而内陷。在习练过程中,双眼要保持张开,放松,同时向后看。向后看就是要训练双眼内视自己,让你能去观察自己的身体和大脑。让你的眼睛像繁花般盛放。感受就是看,看就是感受。你必须打开眼睛去感受。如果你的眼睛向外而非向内看的话,就无法达成整合。当我们让自己的视线从太阳穴前缘出发,沿着正常的视线向前看的时候,我们的前脑就处于分析的工作状态中。但如果我们把视觉觉知的起点向后移动到太阳穴后缘即耳朵附近,我们的后脑就被激活,开始进行整合的工作。前脑有着强大的洞察力,善于分解,而后脑是整体性的,善于重新整合。如果你觉得难以想象,那么请回想一下你第一次走进一座宏伟得中世纪大教堂的情景。你的眼睛似乎在聚焦于眼前的事物,比如圣坛,然而你真正的觉知却在于周围这整个广大的空间、庄严肃穆的氛围与古老寂静的余音。这就是整体的冥想式的视见(心像)。”这一段不光是写出了在练习体式时眼睛该处在什么状态,同时也指出了我们该如何去“看见与整合“全身的结构。那眼睛又是怎么样跟髋关节在内在建立联系的呢?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不断分化出后天的不同'部件',本身具备同一觉知,这也是太极里常说的'牵一发而动全身'在细微部分的生理基础。眼球与髋关节同属圆形结构,只是一个是骨性结构,一个是软组织结构。但在自我意象上,两者是一样的。眼窝是头部的髋臼窝,髋关节是骨盆的眼睛。也可以说两只眼睛正下方正对着骨盆的两个髋关节,四个圆形开关,经由脊柱相连,在内在构建了头部与骨盆的正位。后脑勺有一组很特殊的机群,叫做枕下肌群,位于枕骨后侧,与上两端颈椎相连接。它含有大量的张力感受器,每克枕下肌群内的肌肉就有36条肌梭。而同时臀肌每克只有0.7条肌梭。如此多的张力感受器可以感受很细微的张力变化,调整背部其他肌肉的张力。另一方面,由于颈一颈二没有椎间盘,枕下肌群是唯一连接到脊髓被膜的肌肉。脊髓被膜直接与大脑相连,大脑神经可直接控制眼球周围的肌肉,这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协同运动。结合艾杨格大师的描述,这一段在身体内的连接就可以逐渐清晰。当日常用眼过度时,眼神用力往外看,就相当于不断把这个”髋关节“往前往下拽出髋臼窝(眼眶),此时整个脊柱以及背部肌肉都跟着往前拽,直接冲向地心引力,引发肩颈疼痛。站在整个身体的立体结构网络来看,当眼球过度凸出,也会伴随髋关节前凸,跟髋臼的咬合变差。这个内在的连接是很细微的,也是在我们理智还未能理解之前,这些神经网络早已完成了自我平衡。因此艾扬格大师说,你要想伸展调整局部,必须先伸展整体。接下来,给到大家一个小练习,在之前关于髋关节的文章《圆裆坐胯的本质》里有分享过关于”沉胯“的结构分析,结合今天的眼睛,可以拓展对于整体结构整合的理解,以及通过眼球的转动,如何放松大脑、连接髋关节、以及放松肩颈,用最小的力去放松身体。闭上双眼,将整个眼球向上向后向下转动,这个时候,你会感觉后脑勺的皮肤会顺着重力往下延展,其实还是下图的一个妙用,也可以说眼球就是膈肌,膈肌是胸廓的眼睛。刚才说的眼球转动的方向就是下图中蓝色画线的位置。我所描述的这些皆是身体内在的神经连接,后面还会不断分享更多,帮助大家更全面的认识整体结构网络。
图片
随着眼球的这个转动不断熟悉,可以带动髋关节沿着同样的力线,帮助髋关节一起向上向后向下沉胯,一点点放松腰部的皮肤。当眼球和髋关节能够同时同方向转动,整个脊柱的张力就在无形之中被释放,包括大脑里的压力。这种练习是极度省力高效的,你在身体的肌肉层几乎看不到任何大的变化,但是内在的神经通路变化了,那些无意识不断割裂的肌肉紧张也会一点点被释放。随着身体内部的这些连接不断增多,也就是身体内部的正位、流畅度越来越高,觉知与感知力也在不断提升,整个人内在的能量也会越来也高,神经系统的压力也会很流畅地被释放,而这些也就是身体放松在身体层面的路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